区政务服务办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现将我办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办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与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明确法治工作负责领导和责任部门,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和落实工作。严格落实《滨海新区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纳入年终述职。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方面。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内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等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2024年共组织学法17次。在全办组织开展学习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以“深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扎实推进政务营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讲授法治课,践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领导干部线下法律知识测试和网上学法用法学习考试,合格率均为100%。
(二)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方面。一是健全决策机制。严格落实《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规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区政务服务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决策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24年我办组织开展了《区行政审批局区城市管理委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户外广告设施(牌匾)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津滨审批规〔2023〕2号)的后评估工作,从合法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协调性评估、可操作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和绩效性评估六方面进行评估,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科学、全面的修改完善建议,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和制度建设水平。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作为我办专业法律顾问,参与我办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合规审查、应诉应议和法律咨询等方面工作,2024年度,法律顾问共为我办提供法律服务56次。三是培养法治人才。充分发挥我办4名公职律师的作用,为我办日常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法治专业人才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2024年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区政务服务办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聚焦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市级事项目录,统一编制滨海新区行政备案事项目录、行政许可中介要件目录、证明事项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等,进一步理清权力边界;在全市率先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改革,依托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在线身份认证、线上委托授权等技术支撑,探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与天津市电子证照库、天津市电子印章库等对接;智慧踏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包含远程云踏勘和现场电子化踏勘共26个事项。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平台,充分运用“云窗口”,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河北雄安新区等京冀多地政务服务部门开展跨域协作、互联互通,滨海新区与京冀“区域通办”事项累计1108项。加强与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常态化沟通交流,72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滨雄通办”。在天津港、北塘海洋渔业协会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延伸服务手臂,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区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2024年全区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99.8%,差评整改率和回访满意率均为100%。
(二)聚焦审批改革,激发发展动能。印发《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梳理形成140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场景;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主题服务场景,推出涉企法律服务、人才服务、协助法院执行等23个一件事办事场景。出台《滨海新区水电气热“一件事一次办”联合办理实施方案》,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解决了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热报装接入分头申请、资料重复提交、反复现场踏勘等突出问题,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用服务事项提速增效。探索“一个平台统服务”,通过整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推动各类服务资源线上向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集、线下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集约高效、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截至2024年底,企业赋能区已进驻信用修复、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服务、知识产权、法律、金融等特色服务,可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专业化增值化服务。
(三)聚焦企业诉求,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注重信访问题办理规范和质量,线上线下联动,做到群众诉求随有随接、即呼即应。2024年,共办理信访件10件,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和一次性化解率均为100%;扎实推进12345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提升12345政务便民热线接办水平。2024年共接12345便民热线工单987件,按时接单率和申诉后满意率均为100%;用好营商环境问题处理办法,将收集到营商环境问题及时转办至相关责任部门,切实解决企业诉求。2024年,共向12个单位派发工单53个,妥善解决市场主体诉求近80个。
(四)聚焦营商环境,提升法治护航能力。按照国际一流、全面对标世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内先进地区最新出台的改革举措,制定滨海新区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推出六项行动+三张清单”,其中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共提出26项具体改革举措,着力构建优质法治政务环境。
(五)聚焦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研究制定《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充分运用“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普法释法活动。充分利用法治宣传节日、重要法律文件修订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普法活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宣传活动,开展4期营商环境监督员体验活动,深入宣传滨海新区为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和改革举措,进一步加深政企互动。开展“2023年度滨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优秀案例30篇,在区级媒体集中展示。实时收集各开发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改革动态和工作成效,逐月编写滨海新区营商环境动态月报,在滨海发布等区级媒体平台发布,并积极向市级、国家级媒体平台推送,生动展示滨海新区改革活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组织系列政策宣讲会、政企对接会、企业座谈会等加强对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2025年,区政务服务办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部署,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更大力度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持续释放不竭动力。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9
联系方式:022-66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