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环境宣传报道】滨海新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滨海新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日前,国家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为滨海新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滨海新区区委召开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行动方案》,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滨海新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滨海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将会对滨海新区产生非常长远且积极的效果。
当前滨海新区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些论述都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今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质量发展来推动。
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速有所下降。一是京津冀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15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而到了2018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8.5万亿元,占全国900309亿元的9.4%。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43283.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450933的比重为9.37%左右。二是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京津冀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呈下降趋势,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五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比例从2012年的74%下降到2017年的52%,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
面对新常态,滨海新区做了大量工作。2018年,滨海新区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积极实施协同发展深化行动,开放经济带动作用持续放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加强;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在取得成绩之时,滨海新区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以突破,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尚未形成有力支撑,经济转型阵痛期的困难尚未完全过去。比如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低下,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国家和天津大力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港时指出“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在视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时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总书记作出的这些重要指示,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对滨海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不仅仅是一个新区,更是天津市的新区,是国家的新区,承担着国家深化改革的系列任务和发挥区域带动力的重要作用。
市委书记李鸿忠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天津具有“牵引动力”。天津市要抓住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一牵引动力和推动力,用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途径。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是天津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力军。新时代下,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入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新区要抓住历史机遇,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好协同红利,探索出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成为助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动力。
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是天津发展的龙头和引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国家下发了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说明了国家对滨海新区的重视。天津市更是高度重视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将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年初将大量事权下放至新区,此次更是在体制机制、财力等多方面全方位加大对滨海新区的支持。
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滨海新区意义重大
目前,滨海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此时,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对滨海新区产生非常长远且积极的效果。
一是解决新区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问题。长期以来,滨海新区国有资产占据比例过大,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还不够,这些问题都一直在影响着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此次方案提出了到2022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对全市增长贡献率均达到或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对全市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对全市增长贡献率保持在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占全市一半。这对滨海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新区进行结构转型提供了信心。
二是解决新区的人才问题。人才是滨海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此次也提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海滨新城;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以进一步吸引人才。同时,方案更是为了人才专设一章,提出了加大引育力度,打造人才特区的要求。
三是推动滨海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承担着改革开放的重任,此次一是人大在法律层面上对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进行了支持,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权限范围内,围绕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制定、修改和废止相关地方性法规,或者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在滨海新区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本市地方性法规的部分规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凡与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决定不一致的,自动适用国家有关规定。二是进一步对新区放权赋能,支持新区当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尖刀团”,在审批、土地、营商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对新区放权赋能,支持新区更好更快地提升营商环境。
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主要思路解读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新区的期望,新区提出了七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中心。包括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加强产业发展、科技要素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建成金融服务优化、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市场活跃、金融人才汇集、金融生态友好、金融监管到位、辐射功能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二是打造服务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包括构筑京津冀更加便捷的海上通道。构筑与港口能力相匹配的集疏运道路网络,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建成航运基础设施完善、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优良、资源配置能力突出的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到2022年,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重点战略合作功能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重点突破。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赋予滨海新区的定位,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
三是当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尖刀团”。包括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现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和“网上可办”,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快捷高效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法定机构改革。树立市场化理念,实现企业化管理,充分激发各开发区的“狼性”、“野性”,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实现能上能下、优进劣退的常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混改、重组等方式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打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深化自贸试验区创新。加强“首创性”“突破性”改革创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信息、技术、人员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四是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包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前沿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推进滨海科学城建设,培育一批上市科技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研发中心,推动新区实现由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涌现出一批“航母级”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五是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海滨城市。完善海滨新城发展布局。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并重、产业空间与街区空间共生,打造生产高效、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构筑生产、生活、生态相得益彰的海滨新城。进一步畅通交通,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动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协同有序、集疏运结构合理、港城共同繁荣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优化文化旅游环境,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和知名度,将滨海新区打造为海洋旅游文化新地标。
六是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进一步通过合作办学的手段,提高新区的教育水平,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全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滨海新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滨海新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践行创新“枫桥经验”,实现矛盾有效化解、社会持续稳定、服务快捷高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南北两翼”平衡发展,在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七是打造人才特区攻坚。以人才聚项目,以人才带产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健全住房、社会保障等服务机制,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大力发展个性化、多层次的文化生活,增强人口导入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吸附力。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9
联系方式:022-66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