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人的“烤”验丨区政务服务办踏勘团队260公里高温酷暑穿行,护航电力主动脉 |
夏日的滨海新区,热浪翻滚,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就在这样的蒸烤模式下,区政务服务办踏勘团队以日均300余公里的车程,横穿整个滨海新区,为“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这条电力主动脉进行林地使用现场踏勘,为国家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专业高效 压缩踏勘时限
作为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对优化京津冀能源结构、保障区域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横跨三省市的特高压骨干电网,该工程在滨海新区段线路绵延数十公里,涉及林地分布广、地形复杂。
为确保项目依法合规使用林地,区政务服务办踏勘团队主动靠前服务,直面高温酷暑与复杂地形等多重挑战,在最短时间内深入工程涉及的滨海新区段林地,高效完成了实地核查工作。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同时减少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踏勘团队联合审批二室工作人员,与企业进行前期沟通,提前明确踏勘重点;运用RTK设备与林草资源图辅助林地边界测绘,踏勘系统移动端实时上传踏勘图像,提升效率;压缩踏勘时限,确保“踏勘-反馈”流程无缝衔接。
38℃高温 260公里热力征程
现场,地表温度突破50℃,测量设备多次因高温报警,踏勘人员顶着烈日穿梭于林地间,严格对照规划图纸,用RTK设备一寸寸校准坐标,逐点核对林木种类、面积及生态状况,确保数据精准、评估科学。汗水浸透了衣服,但他们手中的测量仪、记录本始终未停:“再热再累,也要严格踏勘,绝不能耽误项目进度!”
踏勘人员清晨出发,驱车辗转于小王庄、中塘、胡家园、北塘等多个街镇,且多数进场道路均为崎岖不平的土路,日行程300余公里,相当于绕滨海新区海岸线两圈。在绵延数十公里的200多个地块上,他们高效完成位置范围核对、边界测绘、林木核对、生态评估等10余项工作流程。
“从早晨8点到下午7点,他们连午饭都在车上解决,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项目方负责人动容地说。正是这种拼劲,使得踏勘任务压缩至1天完成,为工程争取了宝贵时间。
随着特高压工程进入攻坚关键期,区政务服务办将持续深耕一线。纵使气温攀升,工作标准丝毫不降,始终以全力保障国家战略项目落地为己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9
联系方式:022-66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