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八周岁生快丨这些年,天津自贸区审批局这样先行先试→ |
2015年4月21日,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今天,天津自贸区迎来八周岁的生日。2019年底,天津自贸区行政审批局揭牌成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先行先试 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证照分离” 带动新区探索创新
自贸区率先试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并将改革试点举措同步推广至滨海新区全域执行,有效扩大改革叠加效应。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梳理出“证照分离”改革清单184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37项,审批改为备案9项,实行告知承诺42项,优化审批服务121项,大力推动照后简证和简化审批,有效破除涉企经营“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难题。
便民利企 首创最简告知承诺制
2019年开始,在自贸试验区率先实行并在新区全域推广最简告知承诺制,优化升级告知承诺方式,采取审批、监管部门联合发文形式推行“最简告知承诺制”,即明确企业经营许可条件,企业自愿作出承诺,提交一张申请表、一张承诺书即可当场取证。目前已就环境影响评价、电影放映、商业牌匾、道路货物运输、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无储存)等26个事项实行“最简告知承诺制”,8400余家市场主体获益。
同事同标 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办理
推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2021年4月,天津自贸区与北京通州区实现首批56项政务服务事项京津自贸区通办,目前,已实现179项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年9月,首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在滨海新区召开,会上三地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津自贸试验区内各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跨省通办”窗口,实行“线上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模式。与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相继建立“跨省通办”联动机制,目前已实现3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市权下放 赋予自贸区更大发展空间
2022年,天津市政府向滨海新区下放涵盖市区两级分权限审批事项、同一链条上的关联事项、涉外审批的18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并按需同步委托下放至各自贸片区和联动创新区,进一步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支持创新创业 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升级
压缩时间 助力企业创新创业
2020年以来,新区逐年出台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累计推出314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自贸区试点探索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10249家企业受益;率先编制区级“菜单式”抽查工作指引,推进分级分类监管;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进一步推广,实现进口提箱时间压缩至1.5小时,出口时间平均缩减3天等。
继50个行业推行“一企一证”改革后,持续深化“集成办”“一次办”改革,推出27项高频涉企“一件事”服务场景,自贸各片区及联动创新区根据区域特点打造特色“一件事”场景,如生物医药特殊药品通关“一件事”、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热联动过户“一件事”、保理企业新设“一件事”、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等。
走在前列 高标准落实RCEP经贸规则
推进自贸试验区深化高水平自贸制度创新,以签署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更高标准规则,推动设立RCEP服务窗口,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推广平台 惠企政策精准匹配、免申即享
自贸各片区及联动区充分利用“政策智选”“惠企政策适配器”等平台,及时归集上传惠企政策文件1243条。做好政策文件颗粒化解析,利用关键字、政策标签等,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智能检索。
依据《天津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单》,着重梳理天津自贸区“受理范围明确、审核标准清晰”的政策文件,形成“免申即享”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着力推动扩岗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更多惠企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实现“免申即享”。
下一步,天津自贸区行政审批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改革、创新的先行作用,大力谋划和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政务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9
联系方式:022-66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