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滨海新区要下大力气! |
今年以来,新区政务服务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从企业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各项举措落地生根生效。
实行“三个一”,企业准入即准营
“一窗”:实行“企业开办(注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人才引进”一窗通,分类综合一窗受理率达到100%,实现一个窗口进件、后台分类流转、一个窗口出证。
“一章”: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对集中划转的事项进行合并精简,办理时限压缩4/5以上。
“一证”:实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将一个市场主体开展多种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张行政许可证,并联审批、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准入即准营。
做好“加减法”,审批服务便利化
承诺审批做“减法”:探索实行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企业信用越好,提交的材料越少、等待时间越短;推行“最简告知承诺制”,“一表、一诺”即可当场取证,审批实现“极简化”。
智慧政务做“加法”: 上线“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提供网上全程引导式填写表单、信息自动带入、审批材料一键提交等服务;建成14家“无人审批超市”,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上线101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21个街镇440个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实行滨海通办、就近办理。
为了进一步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建设“效率滨海”,区优化营商环境小组制定了《滨海新区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
开展范围
全区面向企业和群众办理许可、核准、备案、登记、检验、年检、年审等各类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以及各级政务服务办事场所。
工作任务
0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各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镇组织开展“我为企业群众解难题”活动,问需纾困、排忧解难,破除僵化理念、惯性思维,切实做到“法无禁止皆可行,不越红线皆可办”。
02深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
总结“一企一证”“滨海统办”“滨海通办”工作成效,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承诺办理、容缺受理、并联办理机制,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等服务实现综合一窗受理,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扩大“场景式”“一件事”“一企一证”业务办理范围,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广泛应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将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58个工作日。
03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
各有关部门对现有政务服务事项操作规程逐一“回头看”,实现部门网站办事指南内容原则上与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公布的操作规程完全一致;此外,主动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和精准对接,定期将审批业务培训需求列入市级培训计划,提高业务水平。
04大幅提升网上办事便利度
各有关部门要畅通业务咨询渠道,设立网上办事监督岗,加快完善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数字化应用,在“津心办”APP设立滨海新区旗舰店,加快建设完善“津滨海”APP,整合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端办理。
05全方位加强现场引导服务
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各专业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负责制度,在为申请人办理事项过程中到达下班时间,且当日能够办结的,须延时办理完毕;工作日中午12:00—13:30(夏令时延长至14:30),每个部门应至少保留一个综合窗口和一名值班人员对外服务;凡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类专业办事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均应采取预约非工作时间审批方式办理,并向社会公布24小时预约电话。
06深入推进“滨海通办”改革
各相关部门要扩大便民服务事项通办范围,探索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技术应用,推动全部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全办、马上就办、全区通办。将审批事项“滨海通办”列入各开发区“三考合一”考核指标,便民服务“滨海通办”列入各街镇“三考合一”和行政村(社区)评星定级考核指标。
07加强惠企政策服务
建立健全惠企政策精准服务机制,将市区两级涉企优惠政策以易读、易操作的“明白纸”形式,分类、多渠道直达市场主体。涉企政策出台前,起草部门要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涉企政策出台后,在政府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涉企政策及解读信息;政策实施后,要加强实施效果监测,适时开展后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有关制度立改废释的依据。加强惠企政策兑现和政务诚信建设,消除政策落实“中梗阻”。
08抓好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问题整改提升
各评价指标牵头和责任部门要以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对标对表国内标杆城市和先进地区,及时查找差距不足,制定整改任务清单,立即着手完善提升,科学调研、精心谋划“营商环境2021行动计划”。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9
联系方式:022-66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