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人文环境篇丨2023年度滨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展示
发布日期: 2024-02-04 08:47      来源: 区政务服务办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全面展示滨海新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滨海新区营商环境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23年滨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共收集案例117篇。经过前期的整理、筛选,初步遴选出一批创新实践案例,包括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四个章节,在“新政服”微信公众号分期择优进行展示。后期,区营商环境办将组织专家学者对创新实践案例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案例进行表彰。

    01创新“双招双引”模式 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滨海新区区委人才办创新“双招双引”模式,实现以赛聚人、以赛招商,通过打造领军人才和青年创客双赛制“组合拳”,吸引来自11个国家、全国28个省份、56座城市的93名领军组申报人和1506名青年创客(4667名团队成员)报名,形成了“高端引领、千帆竞发”的浩大声势。

    一是全领域覆盖发布招才榜,广聚天下才。本次大赛瞄准滨海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精准地邀约生物医药、绿色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参赛,77名领军人才申报人通过资格审核,比2022年增长50%。青年创客组申报人来自全球728所高校、577个专业,包括清华、北大等国内顶级大学以及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高校,其中博士460人、硕士1008人,40岁以下的超过75.5%。

    二是邀请大咖专家组成伯乐团,赛出好项目。坚持顶天立地原则,突出高端导师资源,设定“专业+市场+金融”的评委组合,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和懂未来、懂市场的战略投资人做评委。龚克、杨宏、卜显和、何国伟、杨灿群等5名院士专家以及其他12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专家、金融机构投资人和知名企业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围绕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全方位评价,筛选出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领军人才组“优秀”等次人数较2022年增长42%,青年创客组86%选手获得“较好”以上等次,是获奖名额的4.6倍。来自上海张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团队的申报人,拟打造量子产业研究院和产业集群,将填补我市产业空白。

    三是全周期优化政策包,留住金凤凰。做好人才立业的“引荐官”,全面做好青年创客对接创业服务,比赛现场同步设置“创客加速器”,邀请光大银行天津分行、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基地30余家金融机构和孵化器“服务前移”,与166名进入决赛的人才洽谈对接,为创业项目快速落地引入各方资源。做好企业成长“助力者”,梳理金融、科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创业就业支持政策,深度融合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最大效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入中国科学院资本、中移动资本、海河基金等5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全程跟进,提供51款“人才贷”产品,为项目落地赋能增力。做好人才创业“合伙人”,首创设立“1+5滨城人才首站”服务机制,整合全区资源形成人才引进、培育、落户等6方面系列人才政策,确保人才创业无忧。

    02深入实施“滨城人才服务证制度”打造特色人才服务体系

    为持续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滨海新区出台《滨城人才服务证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来,持续增量扩面,不断丰富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已向3800余家创新型用人主体(以下简称用人主体)发放服务证15万张,服务事项超130项,打造便捷高效、开放包容、无限可能的人才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创新认定服务对象。充分下放人才认定权,由企业自主评定人才,吸引人才向主导产业集聚。选优用人主体,聚焦滨海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和10条重点产业链,由各开发区、区级部门、街镇和产业(人才)联盟等推荐人才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管理制度完善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教育卫生单位等用人主体。做优人才评定,坚持破“四唯”、立新标,打造“政府向用人主体放权、用人主体为人才松绑”的两级治理模式,由用人主体决定谁是人才、给谁发服务证,受益人才持续增量扩面。

    二是聚焦人才需求,持续丰富服务内容。秉承“一证在手、服务全有”理念,按照“既管大、又管小,既管工作、又管生活,既管本人、又管家人”的原则,为人才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成长乐业支持方面,整合科技创新券等资源,为人才提供研发设计、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创新创业支持;宜居乐游服务方面,以带量采购、谈判议价的方式,统筹协调新区本地商事主体,为人才提供租房住房、交通出行、文娱旅游等全方位生活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建投集团、天保基建、一汽丰田、苏宁易购、便利蜂等60余家信誉良好、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成为服务证合作单位,提供130余项服务事项。在购房购车方面,100余人享受150多万元优惠,带动消费达4500万元;在文旅健康方面,2000余人享受方特、科技馆、极地海洋公园等优惠服务,200余人领取600-2000元体检优惠券,为人才节省超30万元;在日常消费方面,数万人次使用便利蜂无人售货柜9折优惠,人才服务证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人才对滨城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是聚焦方便快捷,科学优化服务方式。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人才足不出户即可办证、办证即可享受服务,畅通政策兑现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申报便捷,依托泰达人才网建立服务证申报审核系统,实行“秒批”新模式。用人主体自主制定人才标准,在线批量导入人才信息,即可为人才申办服务证电子证,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才不跑腿”。兑现快捷,建立“智汇滨海”公众号,将所有服务事项集成在公众号上,实行“线上随时领券+线下一扫即用”新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持证人才在线激活电子证后,随时掌握各项优惠服务,点击即可领取优惠券,凭券消费即可享受企业补贴,实现服务“秒到账”。推送迅捷,将政策制作成申报指南、流程图、明白纸,以新闻、推文、动漫、小视频等形式,在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台、津云、抖音等各类媒体发布,大力提升滨城人才服务证知名度、知晓率。将优惠服务事项在“智汇滨海”“滨海新区人才办”公众号发布,通过手机端让人才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服务内容。

    03大力推动数字赋能 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滨海新区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滨城”样板

    滨海新区坚持以信息化引领驱动现代化,不断完善“1+1+3+N”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大力推动数字赋能,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滨城”样板。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坚持统筹规划、统筹资金、统筹建设、统一标准、统汇数据,夯实城市数字化底座。2023年累计新建改造5G基站3209个,全区5G基站累计达到13564个,基本实现5G网络全区覆盖,涉农街镇5G基站累计达到3439个。全区千兆光网用户数达30万户,万兆PON端口用户承载能力覆盖全区。加快推进全国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建设,中期自评获得中央网信办认定“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两翼一园区,推动算力转化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编制算力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推动滨海新区算力高质量发展。依托超算中心、曙光、腾讯等算力节点广泛部署的先天优势,一体化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打造算力调度枢纽,360、中科闻歌天津团队、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单位推出“360智脑”“雅意”“天河天元”等大模型,前两者已成功取得国家网信办备案。

    二是数字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新区深入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建设,加快推动组织体系、共性支撑、宜居宜业、生态环境、港产城融合等应用场景搭建,策划实施智慧安全、智慧党务、智慧政务、智慧安监、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教育、智慧城管等8个领域智能社会治理场景应用,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工作输出滨城经验。推行智慧政务“零跑腿”“零成本”“零距离”,打造“滨海旗舰店”,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帮办平台、我的泰达—网通两项荣获2023年度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佳创新案例。建成智慧平安社区1053个,推行快递外卖骑手“骑码进门”率先破解全国性基层治理难题。以生态城为试点区域,推动智慧社区场景建设,完成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创新性开展智慧社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出台全国首套《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小区建设导则》。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取得突破,“智慧零碳”码头5G+智能港口”项目基于5G、AI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全球首个港口自动驾驶和5G远程控制。全国“双智”试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城全域开放145.3公里测试道路。

    三是数据要素改革深入推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征集9家单位国家部委数据使用需求,协调市级部门实现3.41亿条政务数据回落新区。压实数据共享开放责任,2023年新增公共数据资源251条,更新246条,印发《滨海新区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简报》3期。全年通过市平台发布全区47家单位531条数据资源目录,各项评价指标均为5星,发布目录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成功入选天津市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市级试点单位,积极稳妥推进全区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新区21家单位81个业务系统实施分类分级。争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挖掘新区公共数据应用场景,起草《滨海新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案(试行)》,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发布《滨海新区支持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先行先试。优化完善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席会议、北方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人才)联盟“四个一”组织架构,打造“高位协调、政企协同、产研联动”管理模式体系。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于5月17日世界智能大会期间正式揭牌运营。创新打造“数据交易+算力交易+大模型”可信流通交易新模式,2023年累计达成数据交易额1.58亿,累计签约数据商155家,累计上架数据资源目录4175项,支持线上交付的数据产品502个。开展跨境交流专用通道申报,推动203家企业304人成功开通跨境交流专用通道。积极推进数据出境前期审核工作,4家企业被中央网信办批准数据出境。

    04多措并举促进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

    为深入贯彻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落实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区科技局联合属地开发区全力推动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

    一是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高标准开展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创新转化能力、提升创新赋能能力三个方面提出11条具体任务。2023年6月,以区政府办的名义印发出台《关于滨海新区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2023-2027)》(津滨政办发〔2023〕1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是抓部署建立推动机制。按照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科研院所、海河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的类别和成果产业化能力,选定14家重大创新平台建立 “一平台一综合性创新中心”、“一平台一人才引育机制”、“一平台一项目组织模式”、“一平台一转移转化中心”、“一平台一配套基金”、“一平台一产业园区”的“6个1”体系。区科技局联合经开区组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果产业化工作专班,制定《构建一核两翼一园区,推动算力转化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各开发区组建工作专班,全力做好重大创新平台产业化服务和保障工作。

    三是强落实启动考核工作。制定2023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按照“6个1”体系建设内容,结合“平台建设情况”、“引育项目情况”进行基础能力考核,在考核办的支持下,正式印发《滨海新区年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实施考核方案的通知》,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落实。2023年以来,依托重大创新平台获批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超算中心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各平台已建立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共引进各类人才300余人。各平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化绩效为目标的科技项目立项组织机制,共承担国家级项目70项、市级项目58项。各平台共取得52项技术突破,中国科学院工生所构建了微生物蛋白、健康糖等生物制造工艺和路线,已完成吨级或百吨级中试;清华电子院的华慧芯成功开发出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PDK为全国首个标准器件库;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完成国内首款面向抑郁评估的情感脑机交互机器人系统“神工-神心”和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国产芯片“脑语者”;航天五院已对可移动式悬挂发射装置投放试验系统等研究成果进行测试。共有3家平台设立7支基金,超算中心建立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立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天津科技大学建立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已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产业园区。2023年,各平台新引进孵化企业共160家以上,其中天河数字产业园引育孵化各类企业50家、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引育孵化各类企业40家。

    05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促进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滨海新区经过财政部、人社部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国首批20个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2023年,区人社局把示范项目作为办好民生实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摆在人社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提技能、强服务、稳就业三个方面积极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机制、功能、渠道建设尽快见成效、上水平,着力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劳动者精细化服务需求,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政策创新动能释放,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完善培训就业对接机制,创新性出台促进产教训融合发展建设“技能滨城”的系列政策,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选树30个滨城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升高技能人才占比;推广订单、定制、定向培养新模式,组织开展首届“滨城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2金2银1铜2优胜的优秀成绩。年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9200人,占全市半数以上。在监测企业用工需求照往年减少50%、裁员风险压力骤增的情况下,通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撑了产业发展,有效保障复工复产,稳定了岗位促进了就业。制定实施企业用工专项补贴政策,从无到有实现对695家重点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并全部落实“一对一”服务保障。在京津冀和山东等地新开发6家人力资源合作基地和院校,建立完善的招聘对接机制,有效拓宽人力资源引入渠道。成功承办第四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以赛招商,多个获奖项目入驻滨城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展抖音短视频、互联网营销师、网约车驾驶员等新业态创业培训项目,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果更加显著。

    二是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就业项目,多渠道、针对性促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青年群体,制定实施“滨城青年乐业”专项计划,政策落实、服务提供、见习培训、创业支持、困难帮扶五位一体帮扶机制更加健全;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帮扶,2023届高校毕业生5949人就业率超过90%;打造“滨城人才季”等青年人才专场招聘品牌,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32场,达成就业意向12.9万人次,“滨雄携手开展联合招聘”在《新闻联播》播出报道。开展就业援助暖心行动,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化“开发区+街镇”结对帮扶机制,常态化帮扶本地居民就近就业;在全市率先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政策,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积极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制定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完善流程再造,打造滨城通办,实现“1+5+20”一盘棋;在各街镇建设35处服务要素统一的滨城“就业服务智港”,三级基层就业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进社区、进公寓,“家门口”就业服务更加便民。

    三是服务载体丰富多元,人力资源动能显著增强。就业服务平台载体更加完善。以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公共就业服务聚集区,园区入驻机构增至40家,与项目实施前同比增长60%;创新性试点建设就业见习共享中心,有效提高青年见习规模和就业能力。规划健全灵活就业服务平台,以“政府+企业”、“线上+线下”、“市场+点位”模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累计为2万多名灵活就业求职者提供有温度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载体平台更加坚实,深化产教训有机融合,搭建滨海新区先进制造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引领,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共建共享区域培训载体平台。强化数字赋能,覆盖全域的智慧智能化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智能招聘系统和智能信息监测系统加快建设,推动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百姓身边的就业服务初步实现。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通过项目建设起到了稳就业、促就业的作用,社会效果逐步显现。1-11月,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调查失业率保持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为全市起到支撑作用。滨海新区也成为国家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重点联系城市,区人社局就失业管理室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06贴心暖心助企护企“滨城”文旅解锁“音乐+”新配置

    2023年,区文化和旅游局扣准文化演出市场复苏脉搏,立足引流效果、消费潜力、多元发展,在东疆沙滩景区引进“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京津冀站”(以下简称“泡泡岛音乐节”)项目,解锁“音乐+”新配置,贴心服务企业,营造暖商护企氛围,为城市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全程“护航”,穿针引线重服务。从项目选址落地开始,在区领导率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串珠成链,积极协调东疆港保税区管委会、区网信办、区政务服务办、区公安局、区工信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港等十个单位先后召开6次线上线下协调会,为项目审批、演出活动监管、舆情关注、通信网络、交通、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完善保障。3个月的时间,面对主办方企业提出的疑问和难点,局领导协调职能部门成立专班,提供个性化服务,专事专办、有问必答、积极回应,令主办方感受到滨海新区热心服务企业的诚意,由衷为天津的营商环境点赞。

    二是严管厚爱,精细执法重效果。为保障“泡泡岛音乐节”圆满成功,区文化和旅游局指派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和区文旅高质量发展专班的指导下,全流程高水准完成演出活动监管工作。文化执法支队向上对接总队,平级对接各功能区,向外主动联系主办方,起到了衔接纽带的作用;靠前服务,事前介入,做好联合约谈、核验手续、现场踏勘、舆论监测等工作,确保演出舆论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源头不出问题;事中监管,全时在位,轮流上阵,做好演出活动全过程监管,守牢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底线;事后总结,做好复盘、优化工作,积累了大型活动执法监督经验。严管与厚爱并存,既为主办方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又保障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效”一体相统一。

    三是把控细节,协作联动普新篇。台前数万人热情狂欢,幕后千余人默默守护。为保证泡泡岛音乐节顺利举行,拉升乐迷体验感,在区领导召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着眼信、行、食、医、厕等方面的保障细节,协调东疆保税区管委会与新区各职能部门严格把控活动细节。协调通信部门7天完成了全部设施设备部署和33公里光纤链路接入,音乐节期间满足了该区域6万余人的通信需求;协调城市管理部门增设了各类交通指引标志牌近百个,免费停车位数千个,对景区周边区域的路灯进行排查,确保照明正常;协调市场监管部门提前对接主办方,选择符合要求的集中配餐企业,对现场51个销售点位,逐一核实经营资质。此外,在演出现场,服务中心、充电宝租借区、医疗保障点、含女性专属卫生间的300个移动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全区上下联动为主办方提升了服务质量,“宠粉”效果奇佳,广大乐迷尽情畅玩放心花钱,“音乐+”解锁了城市“消费密码”。据统计,“泡泡岛音乐节”直接带动场内消费超300万元。

    为表示对区文旅局和区文化执法支队的感谢,活动结束后,主办方专程从北京赴天津向我局赠送了感谢锦旗。

    “泡泡岛音乐节”有效促进了中外及地区文化交流,为京津冀区域及全国乐迷带来了高规格,大体量、异彩纷呈的顶级视听盛宴,也为滨城文旅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07滨海新区打造“先看病、后付费”医保就医新模式

    为切实解决参保群众就医过程中反复排队缴费等问题,滨海新区医保局着力优化医保服务,在现行医保付费结算流程的基础上,利用医保卡作为信用背书,探索建立“先看病、后付费、少排队、多便利”的就医模式,提升参保群众就医的便捷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启动试点建设。区医保局协同区卫健委选定新区中医院作为试点,于2023年12月15日全面上线实施就医新模式。天津参保人员在医院就诊时可凭借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开通院内信用就医,通过综合分析参保人在天津市的参保、享受待遇等情况,给予相应信用额度,一期启动每人门诊额度均为1000元。

    二是一次缴纳费用。在信用就医模式下,医保患者个人自付部分在信用额度内无需再排队缴费,即可直接进入采血化验、放射超声检查、取药等环节。就诊全部结束后,仅在离开医院时缴纳一次费用,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方便快捷,解决看病交费时间长等问题。

    三是探索创新模式。目前,区医保局正向国家医保局申请“医保可信支付”改革试点,打造“医保+信用平台+金融机构”三方联合的创新模式。即以海河分作为信用背书,与银行等有关部门配合,推进医保信用支付工作,争取在2024年12月底实现区内三所三级医疗机构试点医保可信支付就医惠民应用场景,2025年底前在新区各类医疗机构全面推广。

    08变废为宝 污水厂喝上了“雪花原浆”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天津港保税区在对企业做好生态环境监管的同时,主动、科学、精准帮扶,为企业绿色发展纾困解难。近日,保税区成功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花啤酒”)与天津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空港污水厂”)签订排放协议,雪花啤酒出水经简单处理后作为优质碳源排入空港污水厂,大大降低双方运行成本。

    雪花啤酒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区域,年产啤酒20万千升,生产过程中麦汁制取、发酵、包装等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成分为生化物质及发酵产物,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生化性良好。此前,企业废水经自建“厌氧+好氧”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空港污水厂进一步处理。而空港污水厂为保证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标准,运行过程中需额外购入大量药剂作为碳源进行投放,增加了处理成本。为实现变废为宝,天津港保税区探索出以下路径:

    一是牵头撮合。保税区城环局结合《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修改单中“允许啤酒制造企业与下游污水处理厂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共同约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内容,初步判断理论上可行后,第一时间与雪花啤酒、空港污水厂沟通对接,双方高度认可,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愿意进一步探讨。

    二是技术论证。保税区城环局结合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废水协商排放监管的通知》,指导雪花啤酒聘请技术单位,根据雪花啤酒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排放量、空港污水厂处理工艺和进水水质,以及双方位置、市政污水管网等情况,充分开展技术论证。

    三是积极服务。经论证可行后,保税区城环局指导双方签订协商排放协议,并进行了备案。同时,为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城环局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指导企业完成了排污许可证及污水在线监测系统限值变更。此外,从试运行起,城环局连续每日对雪花啤酒总排口、空港污水厂进口及周边管网水质开展手工监测,发现污水厂进水碳氮比明显提高,为双方正式协商排放给予了数据支持。

    协商排放后,雪花啤酒预计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约58万元,降低碳排放约5187.92吨(其中电力节省碳减排17.69吨,厌氧处理排放CH4减少碳排放5170.23吨),空港污水厂预计每年降低运行成本约90万元,真正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双赢。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做好跟踪,确保雪花啤酒、空港污水厂协商排放能够持续发挥效益;同时,将积极探索推动更多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企业与污水处理厂开展协商排放;此外,将加快推动市政管网检测与修复,坚决杜绝高浓度废水排入土壤和地下水。

    09打造“东疆之星”高成长基地 搭建“生态+政策+资本+载体”高质量孵化器

    “东疆之星”高成长基地是东疆重点孵化器项目,由东疆综保区管委会与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在和平区君隆广场联手打造,通过整合我市科技、人才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联合搭建“生态+政策+资本+载体”科技型企业培育生态体系。

    一是搭建科技生态服务体系。牵头“东疆之星”高成长基地规划及建设,通过汇聚科技服务生态资源,协助各招商部门用好用足高成长基地载体配套政策,为入驻企业搭建“一站式”科技生态服务体系。基地正式投用以来,已吸引华夏好瑞、国信医疗科技、中科闻歌、钛盒科技,以及“东疆之星”认定企业领途科技、趣街科技等29家入驻,基地入驻率达100%。引入服务机构10家,举办各类科创孵化活动23期,参与人数达570余人,科创氛围日益浓厚。

    二是加强创新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出台东疆首个产业支持政策-《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打造高质量孵化器的促进办法》,打造高质量孵化模式。目前已完成首次孵化器评审工作,推动认定“东疆之星”孵化器为引领型孵化器,将按照《办法》给予孵化器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助力科技企业培育发展。

    三是强化资金支持推动企业成长。组织开展2023年“东疆之星”企业评选工作,累计征集潜力企业89家,昊辰智能、泰森数控、嘿嘛商业等5家企业获评“东疆之星”认定。开启“东疆之星”政策申报,本年度已组织开展两次“东疆之星”企业政策兑现评审,累计兑现金额近500万元。在政策的引导支持下,“东疆之星”企业普遍反映加大了技术研发和新科技成果在本市的首发应用,企业规模稳步扩大。

    四是完善双创载体梯度培育体系。推动认定“东疆之星”孵化器为区级孵化器,鲲维众创空间为区级众创空间,完善双创载体梯度培育体系。

    在市科技局、区科技局大力指导支持下,推动“东疆之星”高成长企业基地成功获得区级孵化器认定,为下一步向市级、国家级孵化器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支持鲲维众创空间发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综合保税区内”的政策优势,搭建专业服务平台,为东疆汽车产业发展培育优质项目。

    10生态城获批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 为人文环境领域改革作示范

    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推荐申报工作,生态城积极开展试点申报工作。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20个城市上榜,生态城位列其中,成为天津首个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区域。生态城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主题,高标准谋划推动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公众健康幸福的国际化环境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为国家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试点提供探索经验。

    一是创新环境健康管理政策。从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强化环境健康管理,积极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识别,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特色经验,探索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管理政策。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从保障群众健康角度出发,多维度提升生态环境健康素养,树立一流人居环境样板,打造幸福共享的环境健康新名片。

    三是发展“环境健康+”产业潜力。充分发挥生态城绿色城市品牌效应,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谋划推动环境健康管理与文化旅游、绿色建筑、大健康等融合发展,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是建立环境健康管理标准。探索制定环境健康水质标准,分级分类对不同水体质量实施量化管理,打造人景和谐的健康亲水环境。发布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指数新规范,严格管控室内环境健康风险,促进绿色建筑标准提质升级。

    试点的成功获批,将推动生态城全面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品质,实现由“环境要素达标”到“环境健康提质”的跨越,打造幸福之城、首善之区。为生态城全面推进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打造生态城市升级版创造发展机遇。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zwbadmin&check_checkdate=2024/2/4 8:48:11&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